首页

女王圣水踩踏

时间:2025-05-29 19:35:14 作者:与中外记者面对面 “新征程上的奋斗者”讲述中国科技领域变化 浏览量:49149

  中新网吕梁7月18日电 (任丽娜)一排排坐落有序的科技大棚,一朵朵尽情绽放的黑木耳,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18日,记者走进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看到,“小木耳”带来产业振兴的“大钱景”,“小木耳”撑起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中阳县一排排坐落有序的科技大棚。张旭盛摄

  中阳木耳栽培自吕梁山深处、生长于天然氧吧,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被称为“黑色国宝”。凭借高海拔、低纬度、昼夜温差大、冷凉干燥的良好自然条件,当地产出的黑木耳品质接近野生品种。

  2018年,中阳县小试牛刀,在车鸣峪乡首次尝试棚栽、地栽黑木耳;2019成立黑木耳产业发展中心;2020年全面铺开、快速发展,栽植菌棒1564万棒;2021年栽植菌棒4340.4万棒;2022年年产1亿棒的心言菌棒厂正式建成投产,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建成种植大棚1000栋,年产1亿棒的菌包生产线,7000万棒菌糠资源化利用生物质燃料生产线。

  如今,中阳县实现了本县菌棒的自给自足,2023年栽植数量达到4835万棒,全县暖泉镇、武家庄镇、下枣林乡、枝柯镇等4个乡镇均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呈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行的良好发展格局。

“小木耳”撑起中阳乡村振兴“大产业”。张旭盛摄

  短短几年,中阳县一跃成为“全国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联系县域”,享有“华北木耳第一县”的美誉。小小的黑木耳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产业规模“从小到大”,空间布局“从无到有”,带贫能力“从弱到强”,产业链条“从短到长”,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中阳县健全完善黑木耳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银行+保险”,以及“土地流转+农业托管”等模式,探索“订单生产+定价收购+网络销售”等联农带农模式,千方百计带动农户增收,努力打通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建设的途径,畅通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渠道,力争把产业增值环节留在农村,把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中阳县种植4万棒(或2棚)以上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或种植户,每种植1万棒带动本县农户(监测户、脱贫户不少于60%)或村集体经济增收不少于2000元。

  通过带农益农机制的实施,2023年,中阳全县黑木耳产业带动脱贫户3948人增收,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带动210户脱贫户增收,户均增收3238元。直接带动农民1万余人,年均增收6000元。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中阳黑木耳也带动了菌棒厂、采摘园、销售、产品包装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实现产值共计5亿多元,增加固定投资4亿多元,为黑木耳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黑木耳鼓起了农民“钱袋子”。张旭盛摄

  中阳县黑木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辟了民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

  如今,借助山西省设立特色专业镇的东风,中阳县将进一步做大规模、做亮品牌、做强龙头,贯通升级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体系,全力打造中国木耳产业发展高地,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国批准总额约2.28亿美元的对台军售 中方宣布制裁9家美军工企业

7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民航暑期旅客运输已于7月1日启动,至8月31日结束,为期62天。暑运期间,中国民航市场预计将延续旺季市场态势,旅客运输总量有望达到1.33亿人次,日均旅客运输量215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5%。

中国烹饪协会:1-2月餐饮消费人气旺 现制饮品类餐企活跃

当晚的联欢活动上,“四海同春”艺术团的部分成员为与会嘉宾献上了舞蹈、歌唱等节目,现场气氛喜庆热烈。(记者 顾时宏 制作 岳子岩)

探访中国现存最老光伏电站:群山中开出的“太阳花”

当地时间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当天下午,习近平出席博鲁阿尔特在总统府前广场举行的欢迎仪式。

商务印书馆发布4月十大好书 《周制与秦制》上市即火爆重印

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报告:2023年国产片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新“国九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锚定金融强国建设这一奋斗目标,分阶段提出了未来5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资本市场发展目标。如何理解这一目标?吴清表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